红白理事解难题 移风易俗沁人心
劲吹文明风,满目皆新景。“过去,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,不花钱费力、大操大办,就觉得没面子。如今,大家都提倡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,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,群众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文明健康……”桥盟街道阳光社区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、完善居规民约等措施,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,吹起乡村治理“一池春水”。
听民声,“治风”工作入人心。移风易俗难,主要难在群众过不去心头的坎。在农村,传统风俗有特有的人情味,但也有很多陈规陋习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,因此,抓移风易俗要解群众“心结”,对症下药。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这些突出问题,自2018年以来,阳光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乡贤、红白喜理事长等群体的带头作用,把相关约定纳入村规民约,通过政策宣讲、入户宣传等方式,开展婚育新风宣传、厚养薄葬倡议、丧事简办规范等行动。并通过社区“两委”会议推荐等程序,积极发动社区德高望重的老人、有办理红白事经验的人组成“社区红白理事会”。社区积极通过红白理事会引导居民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”,得到居民的普遍好评。“社区红白理事会履行监督义务,倡导婚礼喜事新办,不讲排场、不比阔气、不大摆宴席,杜绝铺张浪费,凡是居民家中有子女结婚,邻居们都会主动帮忙,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文明新风尚。”社区支部书记李伟说。
顺民意,“理”出文明好风尚。红白理事会能否真正“理事”,关键在人。“要是没有李书记,我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?”2020年初,社区居民董先生的母亲突然过世,彼时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期,正当全家人为丧礼一筹莫展时,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李伟带着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们主动上门,协助他操办了一场简朴的葬礼。在社区居民去世后,只要其家人有需求,社区红白理事会都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,带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为逝者家属提供无偿服务,帮忙操办一场隆重又节俭的丧礼,倡导社区居民厚养薄葬。
得民心,文明清风沐乐安。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积极发动党群志愿者,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入户走访活动,定期摸排乡风文明突出问题,引导广大居民自愿当文明人、做文明事、建文明社区,推动居规民约从“选择性遵守”变为“自觉性约束”再到“全民性参与”,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。